作者:股票配资网更新时间:2025-11-05点击:88
<股票配资网>股票配资再现!A股融资盘超2015年牛市,这波牛市会重蹈覆辙?股票配资网>
朋友给我发微信,说哥,你那边有没有人需要股票的资金?杠杆1:3年化利率10%。
这个微信让我意识到,股票的配资又回来了。
确实——
中国股市又热起来了。

这一次,融资盘规模甚至超过了2015年那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2.28万亿元的融资余额,数字冰冷,但背后是成千上万投资者借债入市的炽热决心。
八月份几乎每一天,杠杆资金都在持续流入市场。有人开始喊出“牛市归来”,也有人私下嘀咕“历史会不会重演”。毕竟,“杠杆牛”和“泡沫破灭”在A股的历史记忆里从来都是成对出现的词。但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几乎所有人都在说:“情况不一样”。
哪不一样?市场确实变大了。A股总市值相比八年前几乎翻了一番,融资盘占市值比例只有2.2%,虽然略高于十年均值股票配资再现!A股融资盘超2015年牛市,这波牛市会重蹈覆辙?,但远不及2015年巅峰时的4.6%。换句话说,杠杆还在,但池子深了。就像往湖里倒墨水,以前倒一瓶就染黑整片水,现在可能得倒三瓶。
但这不代表没有风险。问题从来不在杠杆本身,而在谁在用、怎么用、用来买什么。
看看这波被融资客大力追捧的标的:平安保险、贵州茅台、寒武纪。两个传统大白马加一个AI芯片新贵——这个组合挺有意思。它似乎暗示着这一轮投资者的心态:既要稳健蓝筹护体,也不放过科技叙事。你说他们冲动?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很理性。你说他们理性?他们又在用借来的钱下注。

而真正推动这一轮行情的主力,可能并不是那些激进的游资大户,反而是一批逐渐从存款、理财转向股票的普通家庭。中国居民有23万亿的储蓄躺在银行,哪怕只挪百分之几进股市,都足以点着行情。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愿不愿意继续挪。
没有大规模财政刺激、没有“大水漫灌”的货币政策。经济数据依然喜忧参半,出口、消费、地产并没有全面好转——那凭什么股市能涨?
答案可能是一种“无路可走的乐观”。银行存款利率一路下行,理财刚兑早已打破,房子不再只涨不跌,地方债也有人开始担心。钱能去哪?A股似乎成了剩下选项中看起来最不差的那个。更何况,还有人工智能、国产替代、高端制造这些故事可讲。故事不一定立刻兑现,但在资产荒的背景下,有故事可能就足够了。
RBC财富管理的 Duan说,“两融和开户数在上升,但还没到极端水平,市场并未泡沫化。”这话听起来很舒服,但投资者应该保持一分警惕——市场的顶部从来不是在极端狂躁中突然出现的,而是在大多数人认为“还不算极端”的时候悄悄形成的。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A股确实比八年前成熟了一些。监管更注重杠杆透明度、券商风险管理也在强化,甚至投资者自己也多少有了“杠杆双刃剑”的意识。这些因素让市场韧性更强股票杠杆是什么意思,不太可能再现2015年那种连环爆仓、千股跌停的惨剧。
但这不代表就可以高枕无忧。融资盘最大的风险不在于买入,而在于还款。一旦市场出现连续调整,融资客往往最先抛售,容易引发“下跌—平仓—再下跌”的螺旋。而目前沪深300指数一个月涨10%、融资余额持续攀升,这种走势本身就在积累波动性。
说到底,这仍是一个由流动性驱动的市场。基本面有没有配合?有,但没完全有。政策有没有支持?有,但没那么强力。投资者是不是真的信心爆棚?也不尽然,很多人只是怕错过。
这种状态下,行情能走多远,不取决于已经进场的人有多乐观,而取决于还没进场的人会不会跟进来。居民储蓄的迁移才刚起步,如果赚钱效应持续,如果AI概念能落地几个业绩,如果中美关系不再突发黑天鹅——这三个“如果”只要实现一两个,这轮行情就还可能继续。
但如果你问我最大的隐忧是什么,我觉得既不是杠杆比例,也不是估值高低,而是一种“自我合理化的倾向”。投资者总是善于给当前发生的行情找理由,涨了就说“这次不一样”,跌了才承认“其实都一样”。而历史最狡猾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会简单重复,却经常押着相似的韵脚。
眼下,市场还在趋势中。你可以在车上看路,但也得知道刹车在哪——尤其当你开的是借来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