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配资网|免费配资炒股|实盘配资平台|在线配资公司

欢迎访问股票配资门户网站!

传承21年的救市老套路,能否应对当下含杠杆的新形势?

作者:股票配资网更新时间:2025-08-28点击:128

<股票配资网>传承21年的救市老套路,能否应对当下含杠杆的新形势?

老套路能否应对新形势?

传承了21年的救市策略,在过去收效显著,在当前杠杆存在普遍的市场情况,再次被祭出的老套路是否能够应对新形势?

作为这轮牛市重要的推动力和新的市场因素,杠杆的存在一直是监管层设想中“慢牛”的最大敌人,上涨时助推暴涨,下跌时加速杀跌,杠杆将市场上的不稳定因素成倍放大,据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测算,截至6月30日,杠杆资金存量估算为4万亿左右,大致分布为场外配资规模约10000亿、伞形信托规模7000亿、融资融券余额2.13万亿。产业资本、私募、高净值客户传承21年的救市老套路,能否应对当下含杠杆的新形势?,主要采用两融、伞形信托和单一结构信托工具,散户主要采用互联网平台和系统分仓模式的工具。

在之前的21年,监管层放水策略“普降甘霖”,通过资金注入的情况下对于缓解资金饥渴,提振市场信心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在杠杆普遍运用的今天,“普降甘霖”的方式不免将不少资金通过各种渠道以杠杆方式输入股市,造成市场不稳定的杠杆在“普降甘霖”依旧被滋润,通过放水来使市场稳定的作用有限。

北京的一位私募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目前,场外配资进入股市大部分或许已经面临着爆仓,有一些高杠杆的资金,到现在没有爆仓的原因是配资公司想强平却强平不了”。据这位私募人士介绍,前期场外配资相当部分集中在股价上升幅度比较大的创业板和中小板,当融资盘开始出现爆仓时,巨大的赎回压力让总体仓位严重偏高且集中在“中小创”的基金必须被动减仓,直接导致了创业板一直是没有量的连续跌停,所以,即便是有一些投资者已经到了被平仓线,低量甚至无量的跌停也无法强平,配资公司的这部分资金同样出不来。

所以,“如果大量资金像之前一样一股脑的进入市场,将市场托起一个大的反弹,困在市场中的杠杆资金有了出逃机会”。出逃资金造成的大跌可能会让本就脆弱的市场更加不稳定。“怎么放水还不引起市场大的震动,是考验监管层对市场拿捏程度的真正困难”,上述私募人士如是说。

而监管层周末通过证金公司、21家券商和25家基金公司的放水,因为区别于传统的方式,被给予市场厚望。有券商分析人士认为,通过21家证券公司和25家基金公司,新进资金主要投入蓝筹股ETF和偏股型基金,千亿资金量虽然较小,但是如果操作得当,一定程度上能够稳住权重股不再杀跌,当权重股稳定后,对应指数的股指期货波动会企稳,市场情绪或许会得到有效缓解。

“放水”或许能稳定市场情绪,但真正发挥效用,需要“关门”配合。北京的一家大型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网,“放水只是基础,暂缓IPO才能够提振市场信心”,只有暂缓IPO之后,市场上不会有新的上市公司出现,也不会有打新资金流出,在一个容量相对固定的市场,股民信心才有可能恢复。

线上配资公司_杠杆资金存量估算_老套路能否应对新形势

不过,传统的救市策略在这次牛市的运用代价也十分巨大,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新股发行的核准制越发不符合市场规律,为此,监管层酝酿的注册制稳步推出,目前,注册制框架已经上报国务院,注册制的主要内容也被市场所认同,而暂缓IPO的方式恰恰与注册制核心诉求相左,上述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感叹道,“一旦暂缓了IPO,监管层之前为了推动注册制的努力就算是白费了”。

是否还有后手?

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监管层救市历史,除了核心的“关门+放水”策略,运用最多的当属下调印花税和汇金增持,目前,这两个招式尚未被运用。

在历史上,当市场处于熊市,监管层曾多次通过下调印花税提振市场信心,在2001年11月,财政部决定将印花税率统一从4‰降至2‰;2005年1月,又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2‰下调整为1‰;2008年9月,监管层宣布印花税从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每次下调印花税,市场都会得到有效提振,甚至在2008年那次,刺激当日刺激沪指暴涨9.45%,个股全线涨停。这也是市场人呼吁降低印花税的原因之一。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曾建议监管层下调印花税线上配资公司,希望以此切实提升市场信心,刘纪鹏、常清、胡俞越、吕随启和崔之元等五大教授更是呼吁,希望将印花税从1‰下调至0.5‰,进行牛市保卫战。

但是,市场上对下调印花税持反对意见的声音也有发生,某跨国投行人士曾表示,在中国是否纳入MSCI的投票中,持反对意见的国外机构主要持有的原因是中国企业治理不规范和中国税收财政政策的不稳定,目前,中国正在MSCI的考察期,在这个时点下调印花税,会加剧市场对中国政策不稳定性的看法,对A股国家化有不利影响。

另外,汇金增持四大行,央企回购股份等措施也被市场广泛提起,目前却并没有明确意见推出。

下周一,或许能检验监管层沿用了21年的“关门+放水”策略是否有效;下周一,也许会见证监管层救市是不是还有后手;下周一,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个市场。(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育超)

浏览器扫码访问